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 >> 统计分析 >> 正文
临沂工业生产继续回升四大问题应予关注
2016-07-26 16:30  

市委林书记明确指出;“按照“走在前列”谋划和推进工作,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切实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发挥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调支持效应,助推企业二次创业,为工业健康发展增添强劲的绿色动力”。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着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实施企业改制发展及激发“二次创业”等行动计划政策文件,具体部署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狠抓落实,各项工业强市政策效应显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回升,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积极变化,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改善,工业经济运行积极信号不断释放,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922.3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增加值885.6亿元,增长7%。

(一)工业生产连续3个月回升,工业用电逐月走高。继4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内首次出现正增长3.9%以来,5、6月工业生产增速皆在12%以上,6月份完成工业产值1024亿元,增长12.2%,高于上半年月均增速8.8个百分点;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上半年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增长19.9%,比上月提升1.9个百分点,高于1-6月平均增速10.7个百分点。

进入二季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和适度扩大总需求政策效应共同作用下,工业生产稳中有升。1-6月,全市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3.4%,分别比1-5月、1-4月、1季度提高2.1、5.4、7.7个百分点,呈逐月回升的态势;工业增加值完成885.6亿元,同比增长7%,分别比今年1-5月(6.6%)、1季度(5.2%)、1-2月(3.5%)、去年同期提高0.4、1.8、3.5和1.7个百分点,累计增幅逐月上升;工业用电1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增幅环比提高2.3个百分点。从全国、全省看,1-6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工业用电增幅全省居第2位,前移1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7.5个点。

(二)传统优势产业总体趋好,各产业当月全线增长,八大支柱产业生产走势整体趋好,6月份,八大支柱产业各产业单月产值皆成正增长态势,1-6月,累计完成产值3928.7亿元,同比增长4.9%,增幅较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3.8个点,拉动幅度较上月提高1.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机械产业内部分收获机产品进入生产旺季,产量大幅增加,拉动机械产业生产高速增长。1-6月累计产值623.7亿元,占全市工业的12.7%,增长8.5%,拉动全市工业1个点,贡献率30.2%,其中,6月增速达18.1%,比1-5月提高12.2个百分点。木业受原材料价格下滑和重点企业转型发展的双因素使然,生产利润空间增加,同时集中供热使木业区位优势资源利用率更优,推进木业整合、高端发展的效能上升明显。1-6月。木业累计产值554亿元,增长5.5%,拉动全市工业0.6个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7.8%,其中当月木业增长14%,比1-5月累计增幅上升10.7个百分点。化工受油品国5标准新政策利好影响,部分企业利润空间增大,市场行情好转,部分企业治理达标产能恢复,拉动化工产业生产大幅提升。累计完成产值524.6亿元,增长10.7%,拉动全市1.1个点,贡献率31.6%,其中6月增长24.7%,高出上半年月均增速14个百分点。如清沂山石化开工率大80%,产量较上月提高1倍多;道一新能源生产产品是油品升级添加剂,顺应了国标油政策,且公司新增2亿元投资项目实施生产升级改造,每月新增1个多亿元的产值。医药产业部分企业新研发药品上市,拉升医药产值大幅上升,1-6累计完成产值193.9亿元,增长6.1%,其中6月增幅达14.2%,比1-5月月均增幅提高了10.3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产业积极应对新市场需求,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贸易模式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增值服务、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我市纺织服装业生产首显曙光,当月完成产值38.3亿元,实现增长5.6%,比1-5月提高了9.7个百分点;1-6月累计产值182.7亿元,下降2.4%,受6月拉动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冶金产业部分逐步生产恢复、产品价格小幅反弹和生产旺季来临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加之去年受停产影响同期基数较小,造成当月产值大幅上升。1-6月累计产值571.3亿元,增长16.7%,拉动全市1.7个点,其中6月产值104.1亿元,增长17.9%;建材产业去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和大气治理影响较大、今年随着部分企业陆续恢复正常生产,产品价格上涨,加之重大投产项目陆续开工,市场需求量大,建材产值开始上升,6月份建材产值同比增长0.3%,比1-6月累计增幅提高7.7个百分点,累计产值335.7亿元,下降7.4%,环比收窄1.8个百分点。随着6月初粗钢价由年初的1442元/吨涨至1950元/吨、铝锭价9632元/吨涨至12590元/吨、生铁1038元/吨涨至1550元/吨、焦炭618元/吨涨至1100元/吨等等,使罗庄区冶金、建材、焦化、陶瓷产值同比增长高达50.6%,拉动该区全部工业产值增幅提升3.6个百分点,这些迹象彰显建材业有望趋于好转;食品加工产业是我市第一大产业,受价格变动以及部分产品过剩等因素影响,造成食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减少,近期猪肉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尤其5月中旬一度飙至历史新高,拉动食品生产上升。1-6月累计产值942.9亿元,下降0.7%、降幅环比收窄1.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产值增速达6.4%,比上半年月均增幅提高了7.1个百分点,仅金锣文瑞、中阳生物科技分别完成产值45和14.7亿元,同比增加的产值拉动全市食品产值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

(三)行业生产增长面继续回升,支撑因素增多。产品增长面扩大。全市列入统计的195种工业主要产品中,120种产品产量呈增长态势,增长面为61.5%,增长面较上月提高2.5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提高10.7个百分点。产值总量100亿元以上的15个重点行业中,有11个实现增长,其中橡胶制造、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5个行业大类增幅均超过10%,分别为20.4%、18.4%、14%、10.7%、10.2%。生产增长支撑因素增多。一是工业用电增速逐月提高,1-6月份工业用电累计增长9.2%,从用电增速趋势看,分别比1-5月、1-4月、1-3月、1-2月提高2.2、5.3、10.1和17.5个百分点。二是产销衔接较好。1-6月份累计产品销售率98.5%,虽然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位运行。分行业看,37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累计产销率高于全市,有30个行业提高幅度高于全市,造纸、汽车制造、炼焦等6个行业产销率提高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三停产治理企业生产趋稳。随着去年关停治理的57家企业逐步复工,今年1-6月份累计完成产值246.7亿元,增长7.2%,增幅高于全市3.8个点,较去年净增产值16.5亿元,拉动全市增长0.3个点。亿元企业群体增速大幅提升。1-6月份,累计产值过亿元企业发展至1314家,同比增加86家,累计完成产值3926.6亿元,增长12.6%,增速环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9.2个点,拉动全市增长9.2个点。五是企业增长面继续扩大。1-6月份,全市有2618家企业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4.7%,较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产值3714.9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幅较上月提高2.5个点,拉动全市15.5个点,较上月提高1.3个点。六是新纳入企业拉动效应加大。1-6月份,全市今年新入库的327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84.6亿元,同比净增产值109.8亿元,增长146.8%,增速环比提高13.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众泰汽车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拉动全市0.4个点,中阳生物、盛阳金属科技累计产值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4.7亿元、11亿元,分别拉动全市0.3、0.2个点,永佳动力、天海高压容器等50家企业累计产值在1-10亿元之间,较上月增加了26家。

(四)产品出口平稳,主要产品增长较快。1-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27.6亿元,增长2.7%,从行业看,累计出口交货值过亿元的有17个行业,其中有8个实现增长。从主要产品增幅看,超过100%、50%、30%、10%的产品分别有13个、7个、15个和30个,增幅在10%以上的产品面环比扩大了5个百分点,其中,同比增幅较高的产品主要有:金属切削工具2360万件,增长152.7%、橡胶轮胎1615.4万条,增长114%、改装汽车374辆,增长42%。

(五)工业经济效益好转,区域生产更加协调。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增幅分别比一季度、1-5月提升5.8和1.1个百分点。利税、利润同比虽然下降2.9%和0.5%,但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3.6和 4.5个百分点。1-6月,全市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5.7%,高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7.6%,高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9.7%,比全省低5.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2次,快于全省1.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4%,低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县区生产协调性趋强。从各县区累计增加值增幅看,5个县区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0个县区增速低于平均水平。增幅最高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7.7%)和最低的平邑县增速相差21.3个百分点,高低差距比一季度缩减了6.3个百分点;从分县区累计产值增幅发展趋势看,10个县区生产增速逐步好转,环比增加了2个;县区间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进的好态势,如沂水、罗庄降幅大幅收窄,临港、费县、沂南、兰陵、临沭等大多县区增速逐月提升,郯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增速始终处在领头雁的地位,每月增速都在15%以上稳定运行。

二、工业经济运行释放积极信号

(一)企业成本降低,营运能力提高。随着国家降成本政策作用逐步到位,已出现成本降低势头。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2%,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达87.4元,同比减少0.3元。

(二)新兴产业稳定发展,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新兴行业发展较快。1-6月,四新一高行业累计完成产值879.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7.9%,同比提高0.7个点,增长9.9%,高于全市6.5个点,拉动全市增长1.7个点。其中,总量较大、增幅较高的医药健康、先进装备和新材料行业累计分别完成产值214.8亿元、432.9亿元、1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5%、2.4%,拉动全市增长0.3、1.2、0.1个百分点。二是高技术制造业平稳增长。高技术制造业主要指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较高的行业,主要涉及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计算机设备制造等六个大类。1-6月份,全市161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60.3亿元,同比增长7%,高于全市平均3.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幅0.4个百分点。其中,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新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改装汽车、互感器、焙烤松脆食品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2%、47.7%、29%。三是装备工业占比提升。1-6月份,全市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产值837.7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快于全市平均3.5个点,拉动全市增长1.1个点,产值占全市的比重17%,分别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三)供给侧结构改革成效初显。工业供给侧改革突出表现如下:一是“去产能”,全市淘汰化工产能80万吨、煤炭产能101万吨、非煤矿山产能960万吨。二是“去库存”,“两项资金”占用较高。2016年1-6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存货产成品总额278.4亿元,同比下降1.4%,增幅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三是“降成本”。从生产成本看,2016年1-6月份,全市规模工业每百元主营业收入的成本为87.4元,同比下降0.26元。四是“去杠杆”。全市积极化解“两链”风险,主动去金融杠杆,工业企业总体杠杆率已明显降低,但局部财务风险依然存在。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负债合计2395.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9.6%,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五是“补短板”。新兴行业发展较快。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同比提高了0.7个点,增长9.9%,高于全市6.5个点。

三、工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停产、减产企业较多。全市4047家企业中,累计产值下降的企业环比虽然减少了26家,但仍有1422家企业生产下降,下降面达35.1%,拉低工业增幅12.1个百分点。其中,有283家企业今年以来产值为零,同比减少产值240.2亿元,拉低工业增幅5个百分点。

(二)采矿行业仍然下滑。1-6月份,全市采矿行业累计完成产值115.8亿元,同比下降36.9%,产值同比减少67.8亿元,影响全市1.4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市场竞争力偏弱。一是三项费用负担加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三项费用为7.13元,同比提高0.55元。二是成本较高。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87.3元,比全国高1.7元。

(四)工业就业减少。受大气治理、环境安监整治、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停产减产企业较多,平均用工人数相应减少。1-5月份,全市企业平均用工人数为72.8万人,同比减少3.76万人,下降4.9%。其中平均用工人数下降的企业有131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32.5%。

四、推进工业稳定发展的建议

(一)实施分类指导服务,帮助停产减产企业尽快走出困境。针对企业停产减产较多的情况,有关职能部门抓紧依照停产减产企业名单,进行摸查梳理,实施企业分类指导。对产能过剩的停产企业,引导企业进行转型发展,对市场前景差、耗能大、污染重、效益低的应淘汰类企业,依法实施退出市场。针对僵尸企业要进行初步摸排妥善处置,对个别区域一家“僵尸企业”拖垮一个行业的情况,应分类施策,重组一批困难企业,按法定程序破产一批企业,积极清理“僵尸企业”,优化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环境。对因融资、用工等方面原因影响企业生产的,有关部门应对企业解决实施分类指导服务,通过推行信贷、用工新政策,减少和降低企业相关收费项目,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降低成本难等问题,助力企业早日走出困境。采矿行业应尽快采取可行措施,帮助有关企业尽早恢复生产。

(二)强化就业服务新举措。按照打造一流的就业服务平台的要求,健全满足多元化、多样化需求,功能齐全的人力资源大市场,形成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交流中心与各级中心站点的信息共享互为输送机制,为各区域企业实现用工对接提供更加畅通、高效、便捷的渠道。通过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台账数据库,有序引导企业退出的劳动力向新的工业企业实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员工的工资报酬,降低用工门槛,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以人性化管理留住人才。对企业清退的劳动者,通过采取再就业培训和就业再输送等方式,积极推进下岗人员新就业。

(三)加大对工业强市战略的宣传力度。加大工业即时发展的舆论宣传,形成全市上下强力支持工业发展的共识和氛围,坚定工业趋好发展的信心,确保工业经济稳定运行。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金融风险,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行业情况,提前预测预判工业运行情况,关注和发现新动向、新情况,处理好工业稳与进、增与减、环保与发展、要素支撑与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关系,稳定行业和企业对市场的预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