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沂工业经济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企业二次创业”,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努力为工业经济培育更强的支撑点,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显好。
一、工业经济总体情况及运行特点
(一)相关指标上升,生产稳中向好。1-3月,工业用电量增长19.5%,增幅同比、环比分别上升5和12.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4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7.6%,同比上升11.4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52.1%,同比、环比双提升,分别上升1.2和0.3个百分点;一季度工业出口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环比上升4.2个百分点。以上五个与工业生产高度相关的指标增速同比、环比的回升,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市一季度工业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二)企业数量扩大,稳居全省前列。截至2017年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4059户,占全省的9.97%,比2016年净增12户。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由“十二五”期初的全省第四位,上升到现在的全省第二位,比居第一位的青岛市仅少372家,比居第三的潍坊市多出247多家,比居第四的菏泽市多出795余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突破4000家的仅有2市。
(三)工业生产增幅趋升,领先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前三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新常态”以来实现了三年来的最好开局,为今年全市工业经济目标的实现打下较好的基础。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74.5亿元,同比增长15.7%,环比加快了0.5个百分点;1-3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70亿元,增长8.8%,比上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高1.3个百分点,比全国一季度高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位次前移一位。
(四)增长面扩大、七成以上企业生产增长。从产量看,列入统计的195种工业主要产品中,126种产品产量呈增长态势,产量增长面为64.6%,产量增长面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从行业产值看,1-3月全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累计产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9%,比去年同期扩大了2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累计产值总量30亿元以上的19个重点行业实现全面增长,其中,15个行业增幅超过10%,如食品制造(增长37.2%)、化工(增长12.9%)、专用设备(增长20.1%)、医药制造(增长36.5%)等。从企业看,1-月份,全市有2973家企业同比实现增长,企业增长面73.2%,累计完成产值2037.3亿元,同比增长30.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15.2个百分点。
(五)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较快增长,支撑有力。我市机械、医药、建材、冶金、化工、轻纺服装及食品7大支柱产业均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1-3月,八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912.2亿元,同比增长15.3%,拉动全市增长12.3个点,对全干企业中有19家产值增长,有9家保持在20%以上增长幅度,共计完成工业产值552.7亿元,同比增长29%,拉动全市增长6.1个点,占全市规上企业总产值的23.3%。分产业看。机械产业回暖迹象明显。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加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消化库存的显现,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扩大,拉动机械产业生产增长提升。1-3月累计产值323.1亿元,增长27.1%,同比上升23.1个百分点。代表性企业如众泰汽车累计产值25.8亿元,增长7.3倍,拉动全市1.1个点;永嘉动力海外市场订单增加,产值持续增长,累计产值2.9亿元,增长154%,临工机械受去产能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家“一带一路”和城镇基础建设扩大双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扩大,生产成快速增长,累计完成产值19.7亿元,同比增长80.9%。木业产业生产平稳。1-3月木业产业累计产值245.9亿元,增长5.1%,同比上升6.6个点,环比回落2个百分点。化工产业产值回升。化工产品价格上升拉高生产同比回升,1-3月份累计完成产值250亿元,增长12.9%,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如金正大集团累计产值41.1亿元,同比增长1.5%;施可丰化工累计产值19.6亿元,增长32.2%;恒通化工增长63.9%。医药产业明显回暖,1-3月累计完成产值111.9亿元,增长36.5%,同比上升37.5个百分点,环比加快12.9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如罗欣医药累计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7.3%;新时代药业累计21.8亿元,增长209.1%,拉动医药行业增长17.2个点。冶金产业价格拉动明显。1-3月累计完成产值290.1亿元,增长13.3%,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6.6个百分点。临沂三德特钢前3个月生产钢材67万吨,同比增长23.6%,钢材含税销售平均价格达到3335元/吨,同比上涨1533元,增长85.3%,企业完成产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8倍。食品产业生产平稳。1-3月累计产值442.3亿元,增长12.4%,同比上升18.8个百分点,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价格影响其生产增速大。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为108.2%、酒料饮料茶制造业108.7%。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双回暖,实现较快增长。1-3月份,两大产业累计产值分别为165.6亿元、8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12.3%,同比分别上升29.2和21.1个百分点,环比分别提升1.6和3.5个百分点。
(六)大中型、成长型企业发展加快。1-3月份,累计产值过亿元企业发展至364家,完成产值1298.7亿元,增长27.1%,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平均增幅11.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13.5个点。新入库企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市年初新入库385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74亿元,增长145.3%,拉动全市增长2.1个百分点。
(七)结构调整稳,特色产业发展快。一是装备、新兴、高技术制造工业发展加快。1-3月,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7亿元,增长23.2%,增幅快于全市平均7.5个点,拉动全市增长3.7个点。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43.8亿元,同比增长30.1%,增幅高于全市14.4个百分点,净增产值33.3亿元,拉动全市增长1.6个百分点。四新一高行业累计完成产值462.5亿元,增长31.4%,高于全市15.7个点,拉动全市增长5.4个点。其中,总量较大、增幅较高的医药健康、新材料和先进装备行业累计分别完成产值121.3亿元、74.3亿元、225.3亿元,分别增长34.7%、22.3%、39.4%,拉动全市增长1.5、0.7、3.1个百分点。
二是非公经济不断壮大,经济活力持续显强。1-3月,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增长16.2%,比规模工业平均增速快0.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90.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随着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下阶段工业经济活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后续发展可期。
三是行业特色凸显,新兴行业支撑作用大。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汽车制造业是近年来全市发展较快的重点行业之一,具有发展快、带动强、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今年1-3月,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97.9%,比规模工业平均增速快82.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钢材等原材料相关行业大幅增长。随着去产能成效的显现,原材料价格上涨,钢材等原材料产业链生产复苏,带动相关行业加快发展。1-3月,全市规模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增长7.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粗钢产量达到67.9万吨,同比增长80.2%。与炼钢密切相关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加快,1-3月份累计增幅为17.9%,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
(八)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7.4亿元,利润120.9亿元,利税183.8亿元,分别增长12.9%、14.2%和14.9%,利税增速领先收入2个百分点,经营效益改善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费用降低了。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项费用中除销售费用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外,管理费用增长4.5%,财务费用增长0.2%,皆远低于收入增幅。二是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比上年加快0.09次,周转天数同比缩减35.7天。三是资产负债率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1%,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二、支撑全市工业生产增速提升的原因
六大因素支撑工业生产实现开门好。今年全国、全省的工业生产增速加快,我市工业受宏观经济回暖、同期基数较低、企业治理达标复产、“三引一促”培植企业壮大、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合计拉升全市工业产值增速上升9个点以上。一是宏观经济回暖上拉全市产值提升,一季度全国GDP增长6.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宏观经济运行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增加和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上拉我市工业运行提升增效;二是同期基数低影响工业相对上升;三是企业治理达标产能恢复支撑工业提高1.2个百分点;四是三引一促”培植新增企业拉动全市提升,年初新入库的385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增长145.3%,拉动全市增长2.1个百分点;五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拉动工业生产增幅提高,一季度,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7.6%,其中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水泥、钢材等价格涨幅远高于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且这部分产业在我市工业占用较大的比重,这些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对拉升我市工业生产增幅影响较大;六是亿元企业群体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力趋强。1-3月份,累计产值过亿元企业发展至364家,产值增长27.1%,拉动全市增长13.5个点。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部分产业市场需求不足。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5%,低于产值增速0.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8.1%,比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有15个行业累计产销率低于全市平均,如木材、橡胶、化工、仪器仪表、医药,产销率分别为97.6%、97.2%、96.8%、96.1%、92.9%。
(二)成本高、利润率低。“去产能”活动,使水泥、钢材、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因为供不应求价格开始上涨,产品出厂价格上涨滞后于原材料上涨的幅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处于低端的企业为商户成本买单,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1-3月全市规上工业每百元主营收入中的成本为86.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11元,主营业务成本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率较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为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我市规上成本高,盈利水平低,工业企业整体在全国同行业的竞争力较弱。从2016年测算的分行业利润率看,我市78%的行业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在41个行业中,有32行业的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行业利润率低,企业发展可持续性差,成长性不强。
(三)传统行业增长乏力。一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幅低缓。1-3月,全市规模工业中,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38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1%,是全市37个产业中产值多大的产业,仅增长9.3%,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几近持平,同比增速规模以上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拉低规模工业产值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二是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增幅低缓。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产值仅增长5.3%,增速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10.4个百分点,拉低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下降1.3%,三是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业累计产值5.5%,拉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幅度扩大。四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生产增幅放缓。1-3月,全市规模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9%,增长7.5%,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低8.2个百分点,拉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且3月增幅环比放缓0.5个百分点。五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放缓。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50亿元,增长12.9%,增速比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3月仅增长8.8%,环比回落5.5个百分点。另外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生产同比下降。这些产业下拉全市产值平均4个百分点以上。
四、工业发展走势的基本判断和建议
一季度我市工业生产高开稳走,既有市场需求回暖的影响,也有特殊阶段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大幅拉高今年开门上升的因素。进入二季度,随着去年同期基数低因素的逐渐消除,且后续月份走高的影响,预计二季度起我市工业生产增速走势会出现较明显的放缓,为确保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稳定发展,我们认为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解决当前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提供管理咨询,启发经营思路,推进设备共享,开展关键技术交流,缩短产品研发达产上市周期,助推制造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延伸产业链,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提升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意义重大。当前我市应凭借商务、科技、经信、发改、统计、中小企业等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平台,从全市服务企业“一盘棋”的角度,由市政府通盘考虑推进服务企业平台的内涵整合与扩展,组建全市协调领导机构,推进协作共享合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构筑市、县、乡多层次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整合全市现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程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高校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资源,对接中小企业的诉求,快速提供相应的技术攻关和研发服务,促进制造服务业与企业间互助快速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扶持作用,对服务平台环境建设和互联网+建设给予一定的资助,整合、规范服务资源,引入原有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体系。深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提升企业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交流、规划指导、融资服务、对外协作、招商引资、价格协商、网络制造、网络诊断、市场行业尖端发展走向,流程优化再造等新型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利用先进技术信息改造传统产业。
二是实行企业分类指导,开展干部对标帮扶活动。积极学习借鉴天津市“双万双服”企业活动做法,对全市库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施效果好的重点企业,颁发“重点企业生产示范匾牌”,派驻干部进点定向了解企业发展意愿,帮助疏通优惠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对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理念落伍、管理粗犷、环保安全落后,存有“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企业,要派驻干部指导鼓励企业对标学习革新,借鉴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办法,激发企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创业激情,掀起全市企业转型发展的新热潮,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要尽快建设政企互通信息平台。利用统计调查网络信息反馈快速的优势,尽快构建全市规上企业发展诉求意愿信息上传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即时查阅,快速帮助解决的信息互通和逐级汇报督导办结交流网报平台,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效率效果。加强对骨干企业生产运行的及时调度,开展好工业经济发展的预警预测,对主要行业在推进稳增长中就相关政策措施实施的科学性、见效性,以及企业在发展中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呈报。使平台在支持企业异地搬迁改造、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规模扩张,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供更加快捷的信息交流服务功能。
三是降本增效,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尽快清理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沉疴宿疾,减少资金无效占用,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扭转工业盈利水平低的局面。其次,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工业生产的互联网+应用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依托“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区位优势,加快物流体系优化治理提升建设,增强企业成长性。第三,进一步落实清费降税政策,优化融资环境,净化信贷手续,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引导资金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续航动力、经营活力和运营效益,提升企业在转型发展进程中的信心。第四,继续加强小微企业培育,对发展前景好、业内领先的企业加大资金、要素等优惠政策的精准扶植,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快速成长。
四是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发展的后劲。我市八大传统优势产业总体上属于大(占全市规上工业的80%以上,去年因传统产业生产平缓,占比下滑到80%以下),但还不够强。食品、机械、冶金、化工、木业、建材、纺织服装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就业贡献大,许多数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但随着工业生产需求的区位资源优势减弱,要素成本上升,融资趋紧,我市部分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盈利空间大幅缩减,有的出现生产经营亏损,这些企业靠历史上量大利薄的营运模式已难以为继。要重点引导这些产业的企业推动智能制造,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推广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配备动力强劲的驱动装置,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在国内同行业竞争力。要明晰自身现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产业优势,巩固提升自主品牌、再创知名品牌,持续打造产业内单打冠军,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面临着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能过剩以及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困境,但在这些传统产业中,有的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较成功的发展经验。因此,未来的传统产业发展应借鉴国际上优秀企业先进的发展经营经验,找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提升路径。